大巴六九下,悠然見利嘉!
台東的近郊的後花園-利嘉林道自然生態紀實
2008年6月17日 星期二
利嘉林道-螢火虫故鄉
螢火虫簡介:
2005 年 3 月至 20
05 年 11 月,針對
利嘉林道
螢火蟲相進行調查。在
調查期間共計發現 16 種
,包括紋胸黑翅螢、擬紋螢、大端黑螢、端黑螢、紅胸黑翅螢、黃脈翅螢、紅胸脈翅螢、暗褐脈翅螢、山窗螢、紅胸窗螢、橙螢、蓬萊短
角窗螢、黑腹櫛角螢、雲南扁螢、紅弩螢和姬紅弩螢。在螢火蟲的季節變化方面,
數量較多的月份是五月至七月
。除了端黑螢為全年皆可發現外,每一個季節各有不同的螢火蟲活動。
螢火蟲的客家話叫做「火焰蟲」,台語叫做「火金姑」
。螢火蟲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、鞘翅目。其一生必須經過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個階段。這種四階段的變化過程稱為「完全變態」。螢火蟲的幼蟲期都會發光,但不一定每種的成蟲都會發光。螢火蟲的發光現象,是因為體內含有會發光的含磷物質,與發光酵素產生氧化還原的化學反應。螢火蟲的光屬於冷光,不會灼人。於冷光,不會灼人。其
發光的目的是警戒:螢火蟲遇危急時,閃螢光,警告敵人不可接近,達到驅離的效果。螢火蟲在卵和幼蟲時期的發光就是警戒作用
。
台灣螢火蟲種類,原先已知有32種,研究後新增加至56種之多
(楊,1999;何,2001a),利嘉林道發現十六種螢火蟲,包括紋胸黑翅螢、擬紋螢、大端黑螢、端黑螢、紅胸黑翅螢、黃脈翅螢、紅胸脈翅螢、暗褐脈翅螢、山窗螢、紅胸窗螢、橙螢、蓬萊短角窗螢、黑腹櫛角螢、雲南扁螢、紅弩螢、姬紅弩螢等,螢火蟲的活動主要集中在五月至七月間。螢火蟲是一種畏光的昆蟲,燈光當然容易造成其活動的干擾
。 研究發現,適合推廣螢火蟲生態解說活動的季節為五月到七月間的春天至初夏,以及九月到十一月間的夏末至秋天。這些季節還可以配合兩生類動物或其他生物的觀察與解說,這樣當可使利嘉林道成為生態旅遊活動推廣的場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網誌存檔
▼
2008
(21)
▼
6月
(13)
利嘉林道(泰安產業道路)衛星影像圖導引
利嘉林道-螢火虫故鄉
利嘉林道生態簡介
利嘉林道一日遊介紹
利嘉林道-樹冠層體驗
藥用植物園女主人訪談
大巴六九山農產梅子訪談
大巴六九藥用植物園主熱情招待
大巴六九植物園藥草介紹-1
大巴六九藥用植物園藥草介紹-2
大巴六九-雷公茶特產試飲
大巴六九山環境及通訊
大巴六九-雷公茶特產試飲
►
5月
(8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